|
||||||
|
||||||
4月14日,孟歷1432年新年如期而至。街頭巷尾張燈結彩,載歌載舞,節日的歡騰洋溢在孟加拉國的大街小巷。而在巴瑞薩發電公司,一群最可愛的中孟員工依然堅守在崗位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著電力的穩定供應,為萬家燈火注入不息的光明和溫度。 沒有熱鬧的聚會,沒有輕松的假期,有的只是責任在肩的堅守和初心不改的擔當。這個新年,因為他們的存在,更加明亮,也更加溫暖。 光亮不熄,堅守如常 凌晨12點,集控室內燈火通明。當班值長身著工裝、手持工具包,準時抵達崗位。他目光迅速掃過儀表盤,逐項核對運行參數,與夜班同事高效完成交接。此刻的他,更像一臺精密運轉的儀器,穩扎穩打地守護著這座電站的“心跳”。 “節日對我們來說,更多是一份責任。”他說,語氣平靜卻充滿堅定。 在不遠處的巡檢通道里,孟籍員工哈德正一絲不茍地巡視設備。他身形瘦高、神情專注,是電站首批本地培訓員工之一。從入職時對設備一無所知,到如今成為小組骨干,他的成長印證了中孟協作的成果。 “中國師傅教我很多,現在我也在教新人。”哈德笑著說。今年是他連續第二年在新年值班,“雖然不能陪家人吃節日飯,但看到燈亮著,心里就有成就感。” 運行班組的工作或許平凡,卻關乎萬家燈火。每一組數據背后,是他們對職責的堅守。每一段巡檢足跡中,是他們對崗位的熱愛。 合作無聲,默契有光 在值班室內,中孟員工并肩作業,配合早已嫻熟自然。“OK!”“Ready!”短促有力的溝通跨越了語言鴻溝,像齒輪般緊密咬合,推動著系統平穩運行。 孟籍員工納希爾負責數據記錄與現場巡視,他與中方值班員向工已經搭檔兩年。“剛來那會兒我一句中文不會,現在‘機組、發電、巡檢’都能說了。”他說著笑了起來,“我的中國同事還能數出孟語的數字,真的很厲害!” 為提升本地員工業務能力,巴瑞薩發電公司持續推行“傳幫帶”機制,中方員工手把手教學,覆蓋設備操作、安全規范和應急響應等各環節。如今,許多孟籍員工已能獨立操作,成為電站運行的重要力量。 “有時候我們甚至忘了彼此來自不同的國家,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讓電站安全穩定運行。”項目公司負責人陳樹建說。 文化互融,節日亦團圓 節日的意義,不只是一頓家的團圓飯,也可以是一頓“中孟味道”的特別餐。 中午,食堂香氣四溢。一邊是熱氣騰騰的中國水餃、四喜丸子,一邊是孟式燜飯、甜甜的拉斯古拉。節日菜單早早備好,大家圍坐一桌,交換祝福,分享美食。 “我第一次吃中國餃子,蘸醬油,真的好吃!”年輕的孟籍員工阿明笑著說,“我也請中國同事吃我媽媽做的炸甜點,他說‘太甜了!但不錯!’” 為了營造節日氛圍,公司還特意布置了“節日角”,貼上中孟雙語的“新年快樂”,懸掛紅燈籠和彩旗。小小空間中,文化交匯、情感共鳴,交織出“一帶一路”上的溫暖底色。 值班之余,有人學寫“福”字,有人唱起孟加拉國傳統歌曲《Aalo》,一句中文、一句孟語,共同唱響光明和希望。 燈火萬家,有他們在背后 夜幕降臨,遠處的村莊陸續亮起燈光,節日焰火劃破夜空,映照著萬家團圓。而在電站的集控室里,各項運行數據依舊穩定,曲線圖平穩如常。 “狀態正常,電網負荷平穩。”運行員劉工低聲報告。窗外,廠區寂靜如斯,發電機組低鳴不止,宛如一顆顆跳動的心臟,為千萬家庭輸送著溫暖與能量。 “如果說光亮是一種語言,那我們就是講這門語言的人。”陳樹建說,“電站是這個地區的心臟,而我們,是讓它跳動的人。” 當新年第一縷炊煙升起,中國電建人仍堅守崗位。他們用專業詮釋責任,用堅守點亮萬家燈火,用中孟攜手的溫情,書寫出屬于這個節日最動人的風景線。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