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穿山越河,水脈新生。在每一個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粵西的土地上時,仿佛都能聽到大地深處傳來的聲聲輕響,那是PCCP埋管不斷向前延伸的聲音。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有如古老的詩篇般靜靜鋪展的河流與山脈見證著環北廣東工程的每一步進展。當埋管長度突破20公里之時,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跨越,更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一次精心邂逅。 這里,廉南,一節節PCCP管道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與汗水,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河,欲將生命的源泉,自西江引向雷州半島,或是更廣闊的天地,遙見的是,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正是可期。 翩躚 如若提起困境,那便不得不講到掙扎的精神,至少我們從未放棄。這一路走來,我們越過山丘,淌行沼澤,翩躚唱響前進的歌謠,我們有過迷惘,也有敢于執劍破局的智慧。 雨季,是逃不開的第一個陷阱。3月,不知有盛開一路的粉紅色木棉花,也有惱人的回南天,相比起濕漉漉的地板磚而言,我們更多的擔憂,是空氣中雀躍的那些水分,有時它們調皮地躲在無限深層的土壤,那便是數不盡次數的抽排水了。 專人盯梢,24小時輪轉的設備,在持續咆哮。隨后,清明雨水紛飛,淅淅瀝瀝的小雨,瞬間就轉成了飄搖綿延,一直到10月去,過于漫長的雨季悄然而至。 廉江泵站的土石方開挖,PCCP埋管工區的基坑作業,頂管井的基礎建設,在雨水面前,只剩下了停工和抽排水。安全,也如清晨時候的燭火,欲墜,卻仍頑強。工程部、安環部的同事們,搶抓時間,辦了一場又一場的安全施工交底,項目集中一切力量和資源,同時間賽跑。 高壓線,是躲不過的第二個陷阱。自石城,往良垌那邊走,直到遂溪,抬起頭映入眼簾的,便是30米、60米高空中,錯綜、交錯的高壓線網,也有成排列陣的一幕。 項目PCCP埋管選用的是履帶吊,先經測量放樣、打設引孔、基坑開挖、鋼板支護、砂或者混凝土基層鋪設,和管材進場,借助吊裝下基坑和傳統手拉葫蘆來進行管道安裝。 在埋管三、四、六、五工區現場,高壓線段落占比較大,這時履帶吊便無法發揮作用了,迷惘在這一刻,靜謐著向我們包圍。 經統計,項目埋管段涉及10KV及以上需遷改高壓線三十余處,遷改涉及單位眾多,工作量極大,拉扯時間極長,不遷改,便無法連續施工。 在水電四局指導組的引領下,項目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項目指揮長和技術總工辛勤鉆研、反復論證,在不斷地凝聚群智發揮群策的攻關后,全智能PCCP管道安裝臺車雛形顯露,卻仍有不小的問題。如何抱舉管材、如何拆裝撤離、如何精準對接無虞?去年8月,臺車試運行成功,并順利投入使用,項目以技術創新為武器,一舉破解施工難點。經不完全分析,相比傳統臺車,項目新研發的功效提高了30%,預計累計節約費用約450萬元,不僅破除了高壓線網造成的困境,更是極大提高了PCCP管道安裝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夜行 天清氣朗時,引人注目的不僅有項目現場的熱火朝天景象,更是一道道身懷絕技,砥礪前行的趕路身影,我們這群人,有的是信仰,有的是力量。 項目先后發起了兩次勞動競賽,又經了兩輪復工復產,掀起了一次次的大干特干場面。最令人心動的時刻,永遠不是授旗儀式上震耳的宣誓,而是無數人齊心協力,奮進一線的腳步,縱然腳步滿沾泥土。這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建設歷程,更是一部關于信念、團結與奉獻的贊歌。 在2023年的“百天保節點、確保零事故”和2024年“奮戰90天,沖刺年度目標”勞動競賽中,涌現了一批批勇于擔當、善于謀略、攻堅克難的一線建設者,他們攥緊拳頭咬緊牙關,亮出那鮮明亮麗的底色,奔走在最前沿。 項目的黨員先鋒們如同明亮的燈塔,在每一個黑暗的角落指引方向;青年突擊隊則像那銳不可當的利箭,直擊問題核心,所向披靡;領導班子包保責任制度,則確保了每個環節都有堅實的后盾支持,讓大家在崗位建功的路上沒有后顧之憂。這些努力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項目不斷向前發展。 2023年10月,項目PCCP埋管正式拉開帷幕,4個埋管工區先后開工,六百余建設者、數百臺大中型設備,錨定全年生產目標,搶抓一切時間節點,統籌安排,有條不紊推動多點發力,先后克服征地、用水、用電、高壓線作業、深基坑作業等難點重點。 從開工到突破5千米,再到突破10、16千米,乃至今日的20千米,每一步都凝聚著這群趕路人的心血與汗水。我們披星戴月,不畏艱難險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夜行”的真正含義。在無數個寂靜的夜晚,我們堅守在崗位上,用一盞盞燈火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用一次次努力突破,鑄就了璀璨的里程成就。 我們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長,每一步都堅定而有力。2024年10月,項目的一群青年員工,主動就位,進駐一線,更有2023年9月馳援遂溪的老黨員們。 當下,我們正努力著,以本年度進度目標為抓手,同步抓實抓細抓好安全、質量、結算、成本等核心管理工作。全體人員知重負重、知難而進、向難求成,堅決貫徹“履約為先、品牌為重、效益為本、執行為要”的項目管理理念,持續強化黨建引領、思想引領、文化引領、規劃引領,錨定任務目標、守牢安全質量,于創新見效、于奮斗見功。 云開 赤地千里,地裂無垠,倘若57年時,你踏入粵西地區,這將是你的第一印象。誰說靠海吃海,誰說南方水潤萬物,粵西地區會告訴你,30余萬人民的概念、越千年的“危局”和數輩的“前仆后繼”。 雷州半島遠古以來,便是“旱拔”的作祟區。炎荒酷熱,旱魔肆虐,十種九不收,粵西人民祖祖輩輩生活極端貧困,以草結舍,以薯充饑。每逢旱季,草根樹皮盡食,亦難度荒,餓殍載道,哀鴻遍野。赤地千里,不毛之地,成了粵西地區、雷州半島的代名詞。 2023年2月,水電四局派出“先遣隊”環北廣東工程項目,正式邁入粵西地區,秉持央企責任擔當,牢記為國為民信心,與中鐵十二局聯合建設,迅速拉開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局面,先后累計投入900余名建設者,吸納屬地近千名農民工,加速加快推進項目各項進程。 項目先后斬獲環北廣東工程全線第一臺盾構始發、第一個泵站首倉混凝土澆筑等重要里程碑,奏響砥礪前行的高歌,邁足解渴粵西的每一步,唱響青年奮斗的絕唱。 斗轉星移里,回首三年間,無數熱血少年向心而行,緊握雙手,穩步向前,用為國為民的熱血,和無限肆意的青春,向粵西地區、粵西人民,遞交奮進的構思、堅實的腳印,迸現著四局人奮斗的色彩,凝聚著造福一方的道同志合,傳遞著青年的心聲。 1999年,剛大學畢業的鐘昌學,帶著水利行業的熱愛,踏入水電四局的大門,便立志要為祖國的水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從基層做起,歷經多個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鐘昌學深知,每一項水利工程都關系到無數人的生活和地區的未來,因此他總是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細節。 在環北廣東工程項目中,他擔任項目經理兼黨支部書記,負責協調各方資源,確保工程順利進行。他常常工作至深夜,與團隊成員一起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題,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他的敬業精神和專業能力贏得了同事們的尊敬,也得到了上級的認可。 7、8月份的廉江,最是一年酷暑時,有趁宵清涼,奮戰48小時的團員先鋒“魏宇”,有戮斗驕陽,恪守前沿被背去醫院的群眾旗幟“黃國文”……是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的擔當和奉獻精神。環境艱苦,但愈煉初心,通宵達旦,但更育使命,愈顯堅韌。 春暉律令,或是初夏時節,我們始終奮戰正酣。施工現場,正呈現著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設場景,四局建設者將繼續以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為建設目標,確保每一項工程任務的順利完成,以青春之我,以奮斗之心,戰一切難、克一切關,守得云開,遞交履于粵西人民的水利“破局”答卷。 |
|||||
【打印】
【關閉】
|
|||||
|